商務部于2023年4月20日(星期四)15時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在發布會上就第133屆廣交會第一期舉辦成效回答記者提問。
圖源:商務部網站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廣交會一期在4月19日落下帷幕,這也是廣交會自疫情以來第一次全面恢復線下辦展。請問本屆廣交會舉辦至今展現了什么亮點?取得了哪些成果?
束玨婷:
第133屆廣交會一期于今年4月15—19日成功舉辦。從廣交會前方反饋的情況看,主要呈現出五大亮點:
一是展覽規模創新高。本屆廣交會啟用新展館,第一期展覽面積由原來的40萬平方米增加到50萬平方米。截至19日下午6時閉館,進館126.1萬人次。展覽面積和進館人次均創歷史新高。同時,常態化運營線上平臺,線上參會境外采購商31.1萬人。
二是境外采購商下單積極。第一期到會境外采購商6.6萬人,出口成交128億美元。不少參展企業表示,盡管境外采購商還在恢復之中,但到會采購商采購意愿強、下單更快。從訂單數量看,3個月以上的中長單占比接近六成。除現場下單外,很多客商還向參展企業預約實地看廠,未來有望達成更多合作。
三是新題材新展品與時俱進。本期新設工業自動化及智能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智慧生活等題材,共吸引762家企業參展。舉辦新品首發首展首秀活動150場,涉及工業制造、電子家電、建材家裝等行業,線上線下吸引3萬人次觀看。第一期線上展品78.4萬件,其中新產品接近15.1萬件、綠色低碳產品14.3萬件、智能產品9.6萬件、自主知識產權產品9.5萬件。
四是綠色發展引領潮流。電動汽車、光伏、動力電池等“新三樣”產品集中亮相,吸引了大批采購商詢價洽談。展出零碳源空調、光伏儲能設備等低碳環保展品約50萬件。
五是論壇活動豐富多彩。廣交會期間舉辦的第二屆珠江國際貿易論壇聚焦貿易數字化、粵港澳大灣區投資制度創新等熱點,共舉辦5場主題論壇,政商學界廣泛參與、反響熱烈。同期還舉辦電子消費品、新能源汽車等領域7場專業論壇活動,舉辦44場“貿易之橋”等對接活動。
第133屆廣交會第二期將于4月23-27日舉辦,集中展示日用消費品、禮品、家居裝飾品等輕工產品。廣交會將繼續加大采購商邀請力度,優化配套服務,為全球展商、客商提供更好的成交洽談環境。謝謝。
來源:商務微新聞、商務部網站、廣交會微新聞
文章及圖片除原創外均精選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意在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貨之家—是一家跨境運輸、報關報檢、倉儲物流等綜合性國際物流公司,專業提供:跨境電商倉儲,保稅倉,保稅倉庫,保稅倉儲,電商倉庫,保稅物流,第三方倉儲,跨境電商BBC,進口報關,進口清關,進口報檢,保稅進口,包稅進口清關,進口清關代理。服務熱線:400-8070-082,公眾號:貨之家 佳里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