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跨境電商這個行業特別的火熱,對應的也出現了許多創業公司,并且,在跨境電商的產業鏈上也出現了很多機會,例如保稅倉儲,報關報檢等,都是一些可以深度挖掘的優質項目。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下深入的分析報導。
電子商務已成為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戰略重點,而進口跨境電子商務則被視為我國倒逼國內產業升級的有效策略。在國家鼓勵致政策利好的狀態下,挾裹強勁的購買力和對進口商品的強烈需求,進口跨境電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瞬間席卷中國,實體店雨后春筍。
作為進口跨境電商配套支撐的物流服務,包括諸如保稅倉租賃、報關報檢、分拆貼單等配套服務,也隨即一片欣欣向榮,導致保稅倉一寸難求、從業人員蜂擁而至、薪酬水漲船高。
由于發展過于迅猛,導致出現巨大的物流資源缺口,南沙保稅倉,每平方米已漲至100元/平方,而以前則是15元/平方,而且還得托關系找熟人;至于廣州機場保稅倉,則想都別想,全部租罄。
進口跨境電商,物流是一個必爭的市場,保稅倉儲、報關報檢作為其重要的服務內容,由于資源的布局適應不上跨境電商發展的迅猛勢頭,目前已成為各方爭搶的陣地。京東一如既往發揮自建倉的傳統,在廣州南沙布局;而阿里系則在廣州機場開辟陣地。
為保證通關優勢,京東和天貓均規定,入駐店鋪售賣跨境商品,均須由所屬菜鳥網絡和京東物流提供倉儲物流及報關報檢服務,否則視同不履行發貨義務進行處理。
這樣一來,就限制了入駐商家選擇保稅倉儲和報關報檢服務的自主性,被迫接受其收費價格和服務水平,雖有微詞卻無可奈何。
所幸淘寶賣家不受此限,可以自主選擇其他發貨途徑和方式,這才給了其他小型跨境電商報關報檢企業分一杯羹的機會。
在廣州機場和南沙以外的能開展進口跨境電商的老黃埔技術開發區、深圳前海、珠海橫琴,兩大巨頭也開展了陣地戰。但更多的象征意義,并無實際收益。
老黃埔技術開發區的跨境電商企業入駐門檻高,監管技術相對落后,因此目前為此,僅有限的幾家公司開展有限的業務。
深圳前海原來被人寄予厚望,但是適逢深圳海關開展廉政風暴,搞得海關關員人人自危,從高層到基層,沒有積極推進,審批程序繁瑣、辦事流程冗長、技術對接堵塞、現場監管嚴格,實質上處于一潭死水形狀。
珠海橫琴,由于毗鄰以旅游業和搏彩業的澳門,天然缺乏跨境電商的基因,因此基本上處于不溫不火狀態。
廣州海關則以開放的姿態、務實的作風和嚴謹的態度積極推進網購保稅進口及直購進口的跨境電商試點業務,成立專門團隊和組織專業人員,在申請流程、審批時限、準入門檻等方面,進行了科學合理的有效規劃,催生了進口跨境電商的欣欣向榮,廣州市上半年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居全國城市第一名。
鮮為人知的是,進口跨境電商實行“三單對碰”(訂單、支付單、運單)的科學構想,是由廣州海關率先提出來的,其設計有效地將海關監管前推后移,借助獨立第三方的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拓展監管時空,確保進出境合法性和時效性的高度統一,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等提供了機制保障。
在跨境電商業務試點開展過程中,可以明顯感受海關“邊試點、邊規范”的嚴謹態度。從訂單的價格構成,到支付信息的報送形式,再到理貨程序的完善,正在一步步走向規范。
目前,網購保稅進口(所謂BBC模式)和直購進口(所謂BC)兩種形式的優劣及未來趨勢,正在熱議。前者的優點是發貨快、成本低,缺點是品種有限、需要墊資金;后者的優點是品種多、選擇廣,缺點是發貨慢、成本高。
其實無論怎樣的優缺點,未來發展趨勢更大程度還是看準入政策的設計,也就是說,需要視乎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對兩者模式的最終監管版本。
對于進口跨境電商,國家政策規定是先有個人訂單,后再進境申報,才能享受行郵稅優惠。那么,如何改變原有的銷售模式,培養和改變消費者的購買順序習慣,將是那些既有線下銷售渠道者占領市場的抓手和扶手。
為了迎合傳統消費者的購買習慣,而進行刷單等違法操作,即增加了違法風險性,又增加了成本,得不償失。
貨之家—是一家跨境運輸、報關報檢、倉儲物流等綜合性國際物流公司,專業提供:跨境電商倉儲,保稅倉,保稅倉庫,保稅倉儲,電商倉庫,保稅物流,第三方倉儲,跨境電商BBC,進口報關,進口清關,進口報檢,保稅進口,包稅進口清關,進口清關代理。服務熱線:020-3655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