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埃森哲出具的一份報告《物流末端網絡:快速個性,智能多元》(報告原文請查閱次日的推送),對于末端網絡進行了比較深入的分析,從行業變化、目前困局及未來方向有了很好的闡述,我也有幸現場聆聽作者的解讀,受益匪淺。
說末端,就離不開說網點。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網點也從單純收派貨物暫存經營場所發生了多樣化演變。以下是基于我的認識,對末端網點變化的一些思考。
傳統的網點主要分為兩大類:
1)操作型網點:負責一定區域的收派、細分、建包、暫存、集中運輸等工作,以及日常運營管理工作的場所,主要偏運作層面,側重設備、流程、標準的投入,保障包裹在末端正常流傳。
電商件為主的公司,以此類網點為主,件量主要來自線上。
2)經營型網點:為客戶提供寄件、取件、咨詢、談判的服務場所,同時也兼顧部分的運作功能,為網點加密、收派員操作、客戶體驗、品牌形象起到一定作用。
此類網點偏經營層面,側重于裝修和地址位置的投入,商務件為主,件量主要來自于線下。
新零售、大數據、前置倉、倉配一體、客戶畫像等的沖擊,讓固有的物流節點(客戶——收件網點——首分揀——末分揀——派件網點——客戶)被全部打散,新的網點模式也隨著變化而不斷「進化」。
以下是我總結的,目前較為代表性的三種變化:
1)網點與分撥中心界線趨于模糊,大型網點增加分揀功能,分撥中心也直發配送區域。
11月22日,優速推出「云網點」,多篇文章對此進行了解讀。據優速官方介紹,該網點場地辦公面積接近200平米,場地規劃、功能布局、門店形象等全部嚴格按照公司VI標準打造。
值得注意的是,該網點承擔部分區域分揀中心(小集散)的功能,此變化是對現有模式進行的較大突破。除了中轉、成本及操作靈活性的優勢外,內部的路由管控、加盟商之間的利益平衡等方面考驗極大。在此也期待此模式的成功運營和推廣。
2)店倉配融合,傳統的商店增加倉配功能,倉配場地也將多余能力對商店賦能。
物流、網絡支付、互聯網將線上線下打通,大數據推動倉庫滿足率更加準確,推動著零售商與物流提供者相互融合,數以十萬計的各類線下商業門店與物流網點也會進行整合。
2017年,京東、沃爾瑪推出「三通戰略(用戶、庫存、門店互通)」,線下便利店、夫妻店不斷承接物流的收派功能,以電商件為主的快遞公司網點前置在大型商家處,標志著「店倉配」的不斷融合。
各省快遞網點數量:全國快遞網點數量8萬+
線下商業門店數量:全國數以十萬家
(資料來源:中國連鎖經營協會)
3)單一的網點層次向多層次轉變,以大帶小、資源共享、快速響應。
■ 集散型網點:有普通網點的收派集散功能,同時承擔一定區域的分揀、聯合集包功能,輻射少數普通網點,能有效保障大客戶的服務,設備自動化程度高。
■ 普通網點:一定區域內收派集散功能,為傳統網點。
■ 社區網點:存在于學校、寫字樓、社區等件量高密度區域,面積較小,以收派為主,無需集包,可由分揀直發或網點接駁,離客戶最近,反應快速,核心為保障客戶體驗。
網點作為物流企業收入來源的端口及末端運營業務的支撐點,在之前及現在的物流環節中都十分重要,也期待未來的末端網點更加多樣化。
貨之家—是一家跨境運輸、報關報檢、倉儲物流等綜合性國際物流公司,專業提供:跨境電商倉儲,保稅倉,保稅倉庫,保稅倉儲,電商倉庫,保稅物流,第三方倉儲,跨境電商BBC,進口報關,進口清關,進口報檢,保稅進口,包稅進口清關,進口清關代理。服務熱線:400-807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