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對代購有嚴重影響的兩條
規定代購不是進口跨境電商,關鍵區分點就是代購是通過行郵通道或一些非法渠道入境,而跨境電商進口是在三單對碰的基礎下繳稅通關的。代購典型代表是淘寶上的全球購代購賣家,他們一般將貨通過各種渠道入境后囤在國內倉庫,淘寶上接單后再發給顧客。
《電商法》下面兩條規定對這些代購影響極大:
第十條 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但是,個人銷售自產農副產品、家庭手工業產品,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和零星小額交易活動,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不需要進行登記的除外。
第十一條 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并依法享受稅收優惠。依照前條規定不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電子商務經營者在首次納稅義務發生后,應當依照稅收征收管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申請辦理稅務登記,并如實申報納稅。
在市場主體登記方面,目前絕大部分代購沒有進行主體登記。按照電商法要求,他們要么申請個體戶,要么以公司形式來運作。一旦有了市場主體,接下來就涉及到電商法規定的依法納稅問題。不管是個體戶還是公司主體,都需要繳納增值稅、所得稅(個體戶的所得稅就是個人所得稅)。
在線下,很多個體戶由于存在銷售額難以核算問題,因此很容易避稅。然而,對于線上的代購而言,數據非常透明,個體戶避稅空間極其有限。對于代購類個體戶來說,由于產品的來源在國外,且沒有商業化的合規通關單據,因此沒有進項稅發票,進而造成增值稅和所得稅異常的高。這幾乎是一個致命的問題,如果按照電商法嚴格執行,沒有任何一家淘寶代購可以存活下來。
02、對進口跨境電商有嚴重影響的兩條規定
《電商法》第25條、第26條是適用于所有電子商務從業者的,貌似對跨境電商進口沒有很強的相關關系。然而,從專業角度看,這兩條對進口跨境電商影響重大。
第二十五條 有關主管部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要求電子商務經營者提供有關電子商務數據信息的,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提供。有關主管部門應當采取必要措施保護電子商務經營者提供的數據信息的安全,并對其中的個人信息、隱私和商業秘密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這條明確規定,政府主管部門可以調取電商平臺數據。此前,政府部門希望拿到電商平臺的數據,但很多電商平臺尤其是電商巨頭把數據視為核心機密,拒不提供。有了電商法的規定后,情況很快就變了。
海關總署在2018年11月發布《關于實時獲取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企業支付相關原始數據有關事宜的公告》(165號文),這意味著,進口跨境電商企業的支付單原始數據,都將和海關總署系統打通。結果就是,業內所有在電商平臺上相關的轉支付操作、虛假支付單、虛假物流單、低報通關等都將一網打盡。所有給電商平臺上的POP店做一件代發業務的,也很可能全軍覆沒。
第二十六條 電子商務經營者從事跨境電子商務,應當遵守進出口監督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
這也是一條很不起眼但對跨境電商進口影響重大的規定。據說,一開始的版本沒有“和國家有關規定字樣”,是后期與跨境電商相關的部委提議加上的。
有什么不一樣呢?、進口跨境電商的很多規定是由國家部委制定的,他們既不是法律(由人大制定),也不是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而是部門規章。電商法中“和國家有關規定”,意味著跨境電商中存在的法律、法規及部門規章沖突的問題(典型的就是中文標簽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03、鼓勵發展跨境電商的三條規定
最后,《電商法》中有三條專門談論跨境電商的規定。這三條規定基本是傳遞一個支持跨境電商的正面積極信號,表達了政府及立法機構對跨境電商的基本態度。
第七十一條 國家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建立健全適應跨境電子商務特點的海關、稅收、進出境檢驗檢疫、支付結算等管理制度,提高跨境電子商務各環節便利化水平,支持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等為跨境電子商務提供倉儲物流、報關、報檢等服務。
第七十二條 國家進出口管理部門應當推進跨境電子商務海關申報、納稅、檢驗檢疫等環節的綜合服務和監管體系建設,優化監管流程,推動實現信息共享、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提高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和監管效率??缇畴娮由虅战洜I者可以憑電子單證向國家進出口管理部門辦理有關手續。
第七十三條 國家推動建立與不同國家、地區之間跨境電子商務的交流合作,參與電子商務國際規則的制定,促進電子簽名、電子身份等國際互認。國家推動建立與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跨境電子商務爭議解決機制。
貨之家—是一家跨境運輸、報關報檢、倉儲物流等綜合性國際物流公司,專業提供:跨境電商倉儲,保稅倉,保稅倉庫,保稅倉儲,電商倉庫,保稅物流,第三方倉儲,跨境電商BBC,進口報關,進口清關,進口報檢,保稅進口,包稅進口清關,進口清關代理。服務熱線:400-807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