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全國知名跨境電商企業小紅書在全國第一家保稅倉落戶鄭州,由此開啟與鄭州“網上絲綢之路”同頻共振的發展歷程。作為鄭州“網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參與者和見證者,小紅書在鄭州走過了哪些歷程?業內資深人士對鄭州“網上絲綢之路”建設有什么建議? 昨日,鄭報全媒體“網上絲綢之路采訪團”走進位于北京市安定路5號的小紅書北京總部進行采訪。
鄭州倉出單量占小紅書全國近三成
挑高近十米的大廳被分隔為辦公區和會議區,彩色電子屏上播放著業績領先“小伙伴”的獎勵信息,年輕的“90后”們在一排排電腦前忙碌。昨日,記者走進小紅書北京總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典型的電商公司工作現場畫面。
小紅書于2013年在上海成立,其北京總部為技術運營中心。作為“社區+電商”新模式的跨境電商企業,小紅書正努力構建依托互聯網技術的“網上絲路”,以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
在北京總部采訪時,記者發現一份小紅書“大事記”,其中“2015年3月,小紅書鄭州自營保稅倉正式投入運營”赫然在列。
“小紅書鄭州保稅倉落戶鄭州,對于小紅書而言,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小紅書對外事務部副總裁邸阿明向記者娓娓道來。
據邸阿明介紹,2014年12月,小紅書與河南保稅集團簽訂入駐協議。2015年3月,小紅書正式在鄭州設置全國首個保稅倉。“小紅書是最早落戶鄭州的跨境電商企業之一,也是鄭州‘網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參與者和見證者。”邸阿明告訴記者,目前,小紅書在鄭州的保稅倉面積已從最初的4700平方米擴展到33000平方米,日處理單量達到4萬單左右,其份額占到小紅書在全國保稅倉份額的27%左右。今年前5個月,小紅書鄭州保稅倉的總單量約為314萬單。
三大優勢助力鄭州“網上絲路”發展提速
作為小紅書項目落地鄭州的親歷者,邸阿明認為,在政策先發、監管創新、區位優越三大優勢強力助推下,鄭州已成為發展跨境電商的“風水寶地”。
“2012年,鄭州成為全國首批五個跨境電商服務試點城市之一,鄭州率先在政策、業務和技術層面改革創新,跨境電商政策、交易規范和產業、物流發展創新成效顯著,充分說明鄭州擁有絕對的政策先發優勢。”邸阿明深入分析說,在實踐探索中,鄭州率先在全國推出“1210”通關監管模式,創新推出“關檢三個一”“查驗雙隨機”“跨境秒通關”,為全國跨境電商行業發展提供了可復制推廣的經驗。鄭州地處中原腹地,以1200公里的半徑畫個圓,基本上覆蓋了中國80%的領域,區位優勢明顯。
談到未來發展,他建議說,鄭州“網上絲路”建設要與空中、陸上、海上“絲路”緊密融合,形成合力,推動四條“絲路”協同發展,實現更廣范圍、更高效率的“買全球、賣全球”。
“目前,鄭州立體綜合交通樞紐建設不斷提速,包括在物流派送時間和成本上的優勢,無形中都支持了‘網上絲綢之路’的發展。”邸阿明希望鄭州能夠持續發力,推動關務更加便利,監管部門更加協同,同時在原有監管創新的基礎上,進行再次創新,以用戶需求為根本點,保障國家監管安全,探索更多適合行業發展的監管創新思路。
越來越多跨境電商體驗店亮相京城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走馬京城,你會感受到跨境電商創新發展的強勁脈動。其中,蘊含著跨境電商“鄭州模式”的蓬勃活力。
馬來西亞榴蓮、越南百香果、非洲牛油果……漫步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記者發現,越來越多跨境電商體驗店亮相京城。
據了解,2018年7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在北京等22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北京正式成為全國35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中的一員。同年1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19年1月1日起,將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政策適用范圍再擴大到北京等22個新設跨境電商綜試區城市,即海關監管模式“1210”政策(跨境電商保稅倉模式)將正式應用于北京全市。
這正是由河南保稅物流中心首創的跨境電商領域“鄭州模式”——“1210”通關監管模式在全國的推廣應用。
放眼全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可謂風起云涌。來自北京市商務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北京跨境電商零售進口18.95億元。今年,北京還將新增10家跨境電商體驗店、10個跨境電商海外倉,培育新一批跨境電商產業園區,進一步優化跨境電商發展環境。
近年來,鄭州“網上絲綢之路”建設頗有成效,國家省市縣區四級示范聯創有序展開,50個跨境電商重點項目扎實推進。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鄭州“網上絲綢之路”越來越便捷、通暢,鄭州離實現“買全球、賣全球”的目標一定會越來越近。
貨之家—是一家跨境運輸、報關報檢、倉儲物流等綜合性國際物流公司,專業提供:跨境電商倉儲,保稅倉,保稅倉庫,保稅倉儲,電商倉庫,保稅物流,第三方倉儲,跨境電商BBC,進口報關,進口清關,進口報檢,保稅進口,包稅進口清關,進口清關代理。服務熱線:400-8070-082